秦一禾副教授译井田良氏《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正式出版-凯发登录入口

 秦一禾副教授译井田良氏《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正式出版-凯发登录入口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凯发登录入口-凯发下载进入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秦一禾副教授译井田良氏《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正式出版

发布日期:2021-09-27   点击量:

《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

【日】井田良 著;秦一禾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作者简介:

井田良,中央大学大学院法务研究科教授,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德国沙尔大学、埃尔兰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司法考试考查委员,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法制审议会委员。2015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劳勋章小绶章。

译者简介:

秦一禾,女,山西太原人,法学学士及硕士(四川大学)、法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日本刑法学、国际法学。在《刑事法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出版《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独著1部,《国际立法--国际法的法源论》([日]村濑信也著)译著1部。

1995年至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1997年至2004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就读刑法专业博士课程;2006年至2008年,在日本应庆大学访学;2008年至200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研究中心访学。


本书前言:

自立志研究刑法学以来,已经过25年的光阴。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最高成就,就是写下了这本书。尽管我是从试图在理论上克服目的行为论、并且超越它而开始刑法学研究的,但是我曾经也已经意识到那是不可能的。直到今日,我也确信在那个理论体系中应该还有很多用之不尽的价值。同时,通过两次到德国留学,在德国经受了目的行为论的洗礼,理解了之后所形成的犯罪论的体系性理论构造,因而逐渐意识到我国的刑法学研究还不太充分。无论是赞成还是拒绝,对其内容的正确性的确认应该是必须的前提。本书如果能够具有为此而做的投石问路意义的话,在这里它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如果本书是值得出版的,它是拜我的恩师中谷瑾子先生和宫泽浩一先生常年的指导所得。两位先生就是从庆应艺塾大学退休后,也对我这个力量不足的弟子给与了文字上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两位先生经年累月的指导和熏陶,我是很难独立自主的。非常遗憾的是中谷瑾子先生2004年(平成16年)6月23日,81岁时逝世,没有能够看到在此期间作为研究报告书的本书的书稿。带着我无限感谢的心情,将现在已经完成的本书呈现给已在天国的恩师。

这本书的原稿,原本是以中山研一先生的《刑法总论的基本问题》以及吉冈一男先生的《刑事政策的基本问题》等名著(都为成文堂出版)为模型,作为小型而内容充实的论点书出版而成的。强力劝诱执笔、辛苦地等待原稿,休假日反复几次将修改稿件送到我家中,并且一直督促我写作的是成文堂编辑部部长土子三男氏。尽管几次意外地推迟完成,而且书稿分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最终不也践约了吗?充满着喜悦和安逸的心情,真诚地向土子氏表示给与这次机会的深切谢意。另外在原稿完成到八成的时点,接受了来自月刊杂志《现代刑事法》(现代法律出版,目前休刊中)关于刑法总论连载文章执笔的邀请。虽然以一旦印刷变成客观化的文字就会变得更好的随便想法接受了连载,但是在连载过程中,获得了在当初想也不敢想的、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很多建设性的批评,从而给与作为单行本出版的勇气。这里向在连载之际给与诸多亲切关照的现代法律出版(当时)的伊藤健生氏和田中伸治氏,借此机会表示深切的感谢。另外,总结成一册之际,虽然意识到接受批评之后,应该研究最新文献,付出更加彻底地修改书稿的努力,但是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中听到了时间已到的哨声。只祈祷将来能有修订的机会。

本书有何价值,客观而言,我也不知道。虽然那是以在德国刑法中学到的思考方法和概念而理解的刑法(学),是将此语言化的书,但是,现在我国继承了德国传统,无论是学者还是实务家就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都可以看到基本上共有的方法论已濒临危险。不是将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分别切割开来孤立地探讨,就是至置于相互的关联之内,使用抽象的概念保障全体问题解决的体系整合性,那样的方式和法判断的公平性、平等性,乃至正义性的实现相关联-立足于这种确信的德国的体系性思考方式,虽然是宁静的,但是我认为已经逐渐地丧失了自明性。那使得日本法从德国法叛离变成为决定性的,意味着美国法的影响已经波及到日本法体系的细致末梢。积累每一个不同的问题,以适合每一个不同的案件的思考性解决,柔软地对应社会急速发展的变化,作为整体富有起伏的、精彩的拼凑细工那样的法系统,它对日本将来的印象有诸多的理由存在。就我个人而言,对法系统的拼凑细工化,具有某种抵抗,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应该继续坚持日本的法律学学习到德国的体系性思考。不仅如此,我还确信,通过德国法以及德国法学的继承,将法与法律学的近代化达到“未完成的拼凑细工”的欠缺部分依然存在。很幸运在“日本的德国年”出版本书,希望不要奏起在日本的德国刑法学的安魂曲。


2005年(平成17年)5月                                                     井田  良

本书目录

前言

凡例


第1章 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

第1节 违法性与有责性(不法与责任)

第2节 结果无价值论(因果性违法论)

第3节 结果无价值论与构成要件概念

第4节 结果无价值论与对道德伦理的排斥

第5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根据规范的一般预防

第6节 违法二元论的根据


第2章 行为论的意义与机能

第1节 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

第2节 行为概念的机能

第3节 行为论的体系性地位

第4节 行为论的争论

第5节 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


第3章 所谓的不真正不作为犯

第1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问题性

第2节 保证者说

第3节 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第4节 不真正不作违犯的构成要件

第5节 逃逸与不作为杀人


第4章 因果关系

第1节 实行行为与因果关系

第2节 作为前提的条件关系

第3节 根据“相当性”的限定

第4节 相当因果关系说与客观的归属论


第5章 故意论

第1节 故意的本质与事实认识的对象

第2节 故意中的事实认识的程度

第3节 故意的体系性地位

第4节 确定的故意与不确定的故意

第5节 未必的故意


第6章 具体事实的错误

第1节 事实的错误与违法性的错误

第2节 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

第3节 修正的具体的符合说

第4节 故意的“个数”


第7章 抽象事实的错误

第1节 犯罪论的“例外性”场面

第2节 构成要件的符合说与抽象符合说

第3节 作为通说的法定符合说

第4节 “构成要件的重合”有必要吗?


第8章 过失犯

第1节 主观性要素还是客观性要素?

第2节 过失的体系性定位

第3节 过失与预见可能性

第4节 过失违法要素说的理论构成


第9章 违法性阻却事由

第1节 构成要件与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关系

第2节 作为行为规范的违法性阻却事由

第3节 违法性阻却的实质性原理

第4节 关于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第5节 违法性的相对性-可罚的违法性


第10章 违法性阻却事由的错误

第1节 问题所在

第2节 各学说的探讨

第3节 误想防卫的类型与误想过剩防卫


第11章 正当防卫

第1节 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

第2节 正当防卫中的行为与结果

第3节 侵害的不正性-对物防卫论

第4节 紧迫性-打架与正当防卫

第5节 自招侵害


第12章 紧急避险的理论

第1节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第2节 紧急避险的法的性质

第3节 刑法第37条的解释

第4节 所谓的强行紧急避险


第13章 被害者的同意

第1节 合法化根据与体系性地位

第2节 同意伤害的违法性

第3节 基于错误的同意效果

第4节 同意的认识的要否


第14章 安乐死与尊严死

第1节 问题所在

第2节 作为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安乐死?

第3节 治疗中止的法的评价(所谓的尊严死的问题)


第15章 责任论的基础

第1节 责任判断的构造与责任概念的实质

第2节 相对的非决定论与道德性责任论

第3节 以决定论为前提的自由与责任

第4节 回顾性责任的根据、标准、正当化


第16章 责任要素的理论

第1节 责任要素

第2节 责任能力

第3节 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

第4节 合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


第17章 未遂犯与实行的着手

第1节 未遂的处罚根据

第2节 实行的着手时期

第3节 间接正犯与实行的着手


第18章 不能犯论与危险概念

第1节 不能犯的意义-不能犯论的课题

第2节 危险判断的构造

第3节 危险判断的基础事情

第4节 应该适用的法则性知识


第19章 中止犯

第1节 刑的必要性减免的根据

第2节 中止犯中的违法减少

第3节 中止犯中的责任减少


第20章 正犯与共犯

第1节 正犯的概念

第2节 共犯的概念

第3节 间接正犯论


第21章 共犯的处罚根据与从属性

第1节 共犯的处罚根据

第2节 处罚根据的归结


第22章 原因上自由行为的理论

第1节 讨论的现状

第2节 学说上的探讨

第3节 法理适用的意义与界限


第23章 共同正犯的基础理论

第1节 共同正犯的本质

第2节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第3节 作为构成要件问题的共同正犯

第4节 关于共谋共同正犯


第24章 共同正犯的构成要件

第1节 共同正犯的构成要件

第2节 承继的共同正犯

第3节 预备罪的共同正犯

第4节 过失犯的共同正犯


第25章 教唆犯与帮助犯

第1节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

第2节 帮助犯的构成要件

第3节 共犯中的结果与因果关系


第26章 共犯与身份

第1节 问题所在

第2节 第65条第1项与第2项之间的关系

第3节 第65条的适用范围


第27章 关于共犯的诸问题

第1节 共犯与错误

第2节 共犯的中止与共犯关系的脱离


第28章 结果加重犯论

第1节 问题所在

第2节 结果加重犯的构造与成立要件

第3节 结果加重犯的共犯


第29章 围绕不作为犯的未遂论、共犯论

第1节 不作为犯的未遂

第2节 不作为犯的正犯与共犯


第30章 罪数与犯罪竟合

第1节 “罪数”论的意义与本质

第2节 一罪(本来的一罪)的样态

合并罪(合并的一罪)与处刑上的一罪




  • 社科大法学院微信公众号

  • 法学院校友办微信公众号

  • 凯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联系凯发登录入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