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学术报告会在望京校区教学楼203教室举行。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孙恺恺就“算法风险及其反垄断治理”作了报告。报告以平台经济时代算法的发展与风险为起点,对算法规制路径与利用算法进行的平台垄断的行为类型进行了梳理,并在简要总结目前算法垄断行为规制的困境后,为算法反垄断规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孙同学认为对算法进行监管有两种监管模式。其一,是对算法本身进行监管,即认定算法中的某些语言违反了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从实现对算法治理。但这种措施在实践中难以奏效。因为算法是客观的,其作为平台实现特殊目的的手段,具有明显的工具属性。算法本身的危险性无法评估。且算法具有复杂性,除通用的开源算法外,大部分算法并无共性,无法被解释。现阶段此种监管模式缺乏可行性。其二,是结合算法的应用场景对算法应用场景进行规制。即强调个人和企业不能利用算法从事侵犯他人权利和损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算法应用场景进行规制,可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有效性,也是实践中实际采纳的监管模式。

从反垄断的角度对平台算法进行规制,在国内外已有先例,孙同学简要介绍了欧盟委员会对谷歌自我优待行为处以24亿欧元罚款的裁定,以及脸书、亚马逊、苹果等平台因其竞争政策在欧盟及欧盟多个成员国内部受到反垄断审查的经典案例,并借上述内容来证实反垄断规则是抵抗算法霸权的有力武器这一论点。


在评议和互动环节,201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张睿和202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李萌就报告发表了见解。张同学认为,可以根据规制算法垄断行为的相关国外立法经验,进一步为我国立法提出可借鉴的更加具体的规定。李同学认为,报告对算法垄断行为规制必要性的介绍清晰合理,对算法垄断规制路径与行为类型梳理得十分详实。而参加报告会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和提问。孙同学对大家的提问进行了解答。本次报告会最终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