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学院柳建龙副教授著《合宪性解释原则:原理和应用》一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审查方法研究”(21bfx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其出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大学文库建设项目经费支持,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大学文库”系列第8本。
该书所关注的合宪性解释原则系宪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司法审查制度阙如的情形下,理论界和实务界试图通过合宪性解释实现对立法的司法控制。不过,理论上一直存在误解,将合宪性解释等同于合宪性推定或者合宪的体系性解释,而且采取一种过度简单化的立场,忽略了宪法解释的必要性和多样性。本书第一部分通过《论合宪性解释原则》和《论合宪性推定原则》二文,试图还原合宪性解释的本相,并区隔该两个概念。第二部分则通过主席团产生办法的合宪性、批评建议权的限制及其限度、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项和死亡赔偿金条款、行政诉讼法第52条的合宪性等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宪法解释,特别是合宪性解释原则的运用方法和边界。强调合宪性解释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文义和目的。第三部分为域外经验,介绍国外的美、德的合宪性解释原则的具体运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合宪性解释原则的原理
合宪性解释原则
合宪性推定原则
第二部分 合宪性解释原则的应用
人大主席团产生办法的合宪性
批评、建议权的限制及其限度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 三) 项的合宪性
国家赔偿法死亡赔偿金条款的合宪性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之评析
第三部分 域外经验
合宜行为基准:美国最高法院死刑合宪性审查的法理
布洛克多夫案判决与集会自由
自序
一
在几年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同行劈头盖脸将我批了通,大意是:你(们)整天研究什么合宪性解释理论或者合宪性推定,不关注现实问题……实务中有那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却置若罔闻。或许性格使然,面对此类质问,我第一反应便是试图辩解,于是便问他是否看过我的文章,特别是评析具体法律规范的文章。他摇了摇头,我只好苦笑。
相较其他学者而言,自己评析具体法律规范的文章虽然不多,也不算少,且其中不乏杨建顺老师所批评的“钻牛角尖”之作。——尽管自己对该批评未必能欣然接受,不过,也明白老师用心良苦,毕竟此类文章欠缺理论广度和深度,难获学界认同,并且在强调理论“创新”的氛围下,即便写出来也不易发表,发表了也未必有人看,不啻自言自语;何况琐碎的研究多了,不仅容易限制自己的学术视野,徒费精力,而且容易给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专注力的印象,这无疑是做学问的大忌。
不过,纵然知晓个中利害,自己到底未能作出太多改变:法学本身是实践科学,或多或少都有点实践指向,况“经世致用”也是多数“读书人”的理想,无论是否配称为“知识分子”,自己也未能免俗;此外,毕竟能力有限,一时间要改弦更张也并不容易。为此,懒散如我,十多年间竟也有几篇文章,勉强可以凑成一册。
二
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得到韩大元老师、李元起老师、杨建顺老师、胡锦光老师、莫于川老师,张翔教授、杜强强教授、王贵松教授、刘素华教授、王晓滨法官、夏正林教授、江登琴副教授、郑磊教授等诸多师友的帮助。韩老师甚至多个场合反复推荐其中几篇文章,谬赞有加。老师原希望我就此类主题作深入研究,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虽不至于般般都在别人家,但却也是要考虑的生存问题,所以也未能朝着这些方向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只缘五斗米,辜负一鱼竿”,不免有些愧对老师的期望。
三
收入书中的文章都已公开发表,只是彼时囿于版面,多作删改,此处采用较完整的版本并对部分标题作了调整。为感谢杂志、编辑及编者给我一吐为快的机会,特将出处罗列如下以:
1、“《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之评析——在节约司法成本与追求司法正义之间抉择”,《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2、“死刑合宪性审查的法理:演化中的合宜行为基准”,《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判决前刑事诉讼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死亡者不赔?——《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项之合宪性质疑”,《法律适用》2007年第12期。
4、“合宪性推定原则:一个被误解的概念”,《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法学文摘》2010年第1期摘要转载。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之探讨——‘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上年度’之意涵”,《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合宪性解释原则的本相与争论”(独著),《清华法学》2011年第1期,《宪法学、行政法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7、“任建宇案:言论自由与劳动教养”,胡锦光主编:《2012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8、“布洛克多夫案判决与集会自由”, 陈戈、柳建龙等著:《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典型判例研究:基本权利篇》,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9、“《国家赔偿法》死亡赔偿金条款的合宪性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宪法、行政法》全文转载。
10、“为生命定价——国赔法上死亡赔偿金条款的合宪性问题及其出路”, 陶凯元、柯汉民主编:《国家赔偿办案指南(2017年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8年6月版。
11、“人大主席团产生办法的合宪性分析”,《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6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中所涉及的法律许多已作修正甚至修订。所谓“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更何况是拙文几篇?不过,倘若仔细检视修改后的法律,可以发现上述问题仍在,为此,尚难谓这些文章全无价值,且其旨在展示自己关于宪法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点思考,此类思考或许可以超越一时的规范体系,故自己对文中所涉的法律规范自己也未进一步作出调整。此外,对一些引文和脚注也因时作了处理。
四
此书能够顺利出版得到了学校领导王新清教授、林维教授和前辈马岭教授等的关照以及诸位同事的帮助,尤其在与孙远教授、陈鑫教授、王莉君教授等的交流中,个人获益良多。此外,并感谢学校科研处蒋甫玉、李会两位老师,他们在项目申请以及出版资助具体事务的处理事宜上提供了诸多帮助。
最后,尤其需要感谢的是周冠宇编辑,他在书稿的编辑和审校上十分细心,颇让向来马虎的我有些汗颜。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文责自负!
柳建龙
202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