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支部的邀请。不得不承认,读书其实在这个短平快时代逐渐成了件奢侈的事。我们的闲暇时间往往被手机上的短视频平台和社交软件占据,纸质书的阅读频次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寥寥可数。。庆幸自己还保留着一定量的纸质书阅读习惯,而那种午夜万籁俱寂但思绪万千的时刻总能给人带来绝望时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除了应付主题写作而必须进行的大量专业文献阅读外,我的主要阅读兴趣在政治学,旁及历史和哲学等。阅读经验还没有资格谈,只是一段简短的分享吧。专业内更多是功利主义阅读,无关情操陶冶和品味提升,完全是要写什么话题的时候需要恶补相关知识或者为打牢些本孱弱的专业知识基础。
专业外的阅读则更多是一种主动性的动作,如面对国内舆论对俄乌战争撕裂性分歧,便想从关于俄罗斯史和东欧地缘政治的著作中找寻乌克兰缘何成为东西方力量冲突焦点这一问题的答案;看到比特币、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元宇宙等新概念接连被炒火,便希望在一些科普、学术甚至科幻作品里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身处缘于自身性格缺陷和柔懦寡断的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处理和情感经营漩涡,便迫切求助于或畅销热门或高分冷门的心理学书籍以期找到破解自己内心魔咒的“良药”。
不可回避的是,把阅读当作纯粹的休闲和放松如今已很难做到,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正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按需索取,当我们在获取直接效能外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情绪价值时,那么所产生一种类似刷短视频成瘾的强烈需要会促使这种动作成为一种闲暇时的习惯,长久来看将会是获益许多的。总之深夜或清晨,伴咖啡或浓茶,有无背景音乐,散文或小说,喧嚣或安静,也许都无妨,希望各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也为全社会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作一些贡献。”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
《规训与惩罚》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 兰小欢
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总书记表达了他对书香中国的殷切期待,他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参与到读书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总书记对读书的重视,让作为一名法学生的我深受感动,也倍受激励。在学习法学专业的过程中,我亦深刻地体认到读书的重要性。
“在学习法学专业的过程中,我亦深刻地体认到读书的重要性。万事万物皆有法度,法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系统,其所面对的是世间百态,其所关切的是人间冷暖。是故,法学学习者不仅要通法理,还要晓人情。这就要求投奉于此的学习者能够具备广博的视野和深邃的洞察,而此唯有通过读书方能获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所说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点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个人并没有将阅读范围严格限制在法学专业之内,而是会同时涉猎哲学、社会学等相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文献。虽然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自我设限。世事变化虽呈万千之象,但其理为一。依个人之见,相邻学科的知识是有助于学习者在本专业领域内实现触类旁通的。有时,他山之石甚至能够直接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在具体阅读书目的选择上,个人认为并不存在必须遵循的一定之规。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一般只会遵循以下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听凭兴趣;第二个原则是,研读原典。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这是非常振聋发聩的。无论一本书多么重要,多么具有价值,倘若自己没有兴趣,也势必难以坚持读完。只有兴趣所致,方能心之所向。因此,在尝试接触一个新的学科时,我会先选择一两本颇具口碑的导论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这门学科中具体问题的兴趣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再行选定要进一步研读的文献。
选定文献之道即在于选择经典。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就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即在于其为一门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任何一个想在这门学科中走得更远的人都势必要与经典相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必须去读那些最精华的书籍。诚然,直接阅读原典往往会面临一个重大问题——读不懂。对此,我一般会先就一本原典寻找一到两本专门的解读书,通过阅读解读原典的二手文献大致把握原典的基本思路和论证逻辑。然后,再对照着原典和解读书一并阅读。这种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文本,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我们反思二手文献的解读是否忠实于原文。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本原典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自行处理。”
吴恩裕著:《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本书为吴恩裕先生当年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时的博士论文修订版。该书对于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一个非常简明且精炼的梳理和论证,是非常优秀的马克思理论的入门书籍。
[英]亨利·西季威克著:《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这是一本反思伦理学方法的经典之作,其不满足于流俗的观点罗列,而是深入考察各种观点的本质逻辑,并由此探讨不同方法间的根本差异所在。虽然其体量较大,且需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去研读。
[日]田中正人著:《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刘晓晓译,南海出版公司2021年版。
该书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以插图画的形式介绍了社会学的发展和主要社会学流派的观点,非常适合作为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读物。
吴彦著:《法哲学的视界》,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本书主要讨论了自然法、当下法学研究存在的弊端、文献阅读和法学学术研究方法等问题,有助于法学学习者以一种更加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法学及法学研究。
[奥]弗兰茨·卡夫卡:《审判》,文泽尔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本译本翻译精良,也非常难能可贵地做到且做好了忠于原文和阅读体验之间的平衡。对于想了解卡夫卡世界的读者来说,该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非常感谢三位同学此次的分享,也希望党支部的各位同学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与书籍为伴,与阅读为友,与文化为伍,在阅读专业课本的同时也要涉猎课外有益书籍,在阅读中学做事,学做人,让自己成为用知识武装的党员先锋模范。通过阅读提升自身能力,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自己的精神力量。
刘佳琨,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级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校研究生会文艺体育部副部长,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志愿者;参与编写皮书和国家智库报告3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招标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2021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梁亚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2020年至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16—2020年),专业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信息安全研究》《民主与法制时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文章5篇,参与数项部级研究课题,在研两项校级科研项目。入选中国政法大学第一期行政法莘学子培养计划,曾获得校级年度学生科研成果奖励、京津冀高校法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等。
王郁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0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兴趣方向为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法哲学。曾任《社科大法学》副主编,于《中财法律评论》上发表论文一篇。
来源:社科大20级法学硕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