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被害人同意之错误理论研究”研创计划学术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法学院2020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李宇田以“被害人错误同意的法律效果”为题进行了报告;法学院何庆仁教授、秦一禾副教授、姜文秀副教授、王郁茗同学、吴微同学、龚宇分别进行了点评;本次研讨会由法学院2021级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杨冰洁主持。
报告首先对被害人错误同意问题做了大概的梳理,指出现有的学说大概分为法益关系错误说和全面无效说两大阵营,而两大阵营对立的根源是对法益的认识不同。各个学说内部也经历了从事实判断到规范判断的演进过程。因此,要寻求判断被害人错误同意法律效果的标准,应该要解决法益观问题和判断思路这两个问题。
在接下来两个部分,报告人分别对法益观之争与事实判断和规范判断之争作了汇报。认为承认法益的交换自由的静态法益观更具有优越性,而规范判断或者说归责的思路更能够精准判断被害人错误同意的法律效果。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报告人阐述了自己对被害人错误同意法律效果判断的凯发下载进入的解决方案,即综合方案。并指出,这个方案在人身法益商品化和医生告知义务两个特殊情形中需要一些特别的处理。最后以强奸罪为例对该方案的实践应用进行了阐释。
在学生评议环节,2020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王郁茗同学、2020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龚宇同学和2020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吴微分别对报告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王郁茗同学认为,被害人错误同意的法律效果判断问题应该以行为人为核心进行判断,因为即使被害人同意,行为人的行为也可能仍有不法,可论以犯罪未遂。因此要区分那些犯罪中被害人同意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有意义,哪些具体的情形能够排除行为人行为的不法。龚宇同学则对法益观提出了疑问,认为法益的判断应该回归到社会整体的判断当中,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核心。吴微同学则对报告中间接正犯学说的间接正犯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此处对于间接正犯的理解不符合刑法理论通常的理解。
在老师评议环节,何庆仁老师提出,文章对于各个学说的介绍有些冗余,应该以自己的观点为主。并且,对学说的评价也稍显绝对,应该处理的更为细腻。秦一禾老师指出,问题的提出部分还有优化的空间,文章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姜文秀老师对这次报告予以表扬,认为此次报告内容详尽、讲解充分,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报告。
至此,“被害人同意之错误理论研究”研创计划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报告会受研创计划支持(项目编号:2022-ky-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