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勇,男,甘肃省平凉市人,教授,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遗传资源法律制度。
1998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1年7月至2017年9月,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2018年6月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2020年9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岗位研究员。
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专著3部,在《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法律科学》、《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承担国内相关事业单位委托的多项横向课题。
研究成果积极服务于国家相关需求,2017年7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总部参加“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预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磋商和谈判;2019年11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参加《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管理机构第八届会议的谈判。
专著:
《遗传资源国际法的实施与续造》,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遗传资源国际法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1月版;
《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代表性论文:
《履行<名古屋议定书>背景下病原体共享的规则、挑战与对策》,载《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年第9期;
《<名古屋议定书>在微生物领域的实施:影响、最佳做法及我国立法选择》,载《生物多样性》2020年第10期;
《我国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的选择和建议》,载《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年第5期;
《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遗传资源适用的法律制度——以海洋科学研究制度的可适用性为中心》,载《国际法研究》2018年第5期;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的实施进展和改革动态——以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系统为中心》,载《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年第6期;
《遗传资源国际立法的里程碑——<名古屋议定书>解析》,载《专利法研究2012》,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access to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and benefit-sharing in china: legal framework, current practic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载《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2012年第2期;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
《我国学位论文交存制度之检讨与完善——以著作权保护为视角》,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0期;
《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与知识产权》,载《专利法研究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我国<专利法>认可遗传资源来源披露要求研究》,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植物遗传资源国际交换的新规则》,载《中国种业》2008年第8期;
《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研究》,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印度遗传资源立法及启示》,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wto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关系的审查进展和观点综述》,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1期;
《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
《不动产物权登记若干问题之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